光辉战斗机的“复仇”之梦:印度Mk2的现实与幻象
印度斯坦航空公司(HAL)近日高调宣布,光辉战斗机Mk2型已完成设计,进入原型机制造阶段,并计划于2030年服役,目标直指中国的歼-10C。这一消息引发印度媒体一片欢呼,认为“雪耻时刻将至”。然而,回顾光辉战斗机系列的漫长研发历程,以及其与歼-10C之间巨大的性能差距,这一“复仇”之梦是否过于乐观?
光辉战斗机项目堪称“拖延症教科书”。自1983年立项,目标是取代上世纪90年代的米格-21,却直到2001年才首飞,2019年才正式服役,耗时36年,创下全球四代机研发时长纪录。其Mk1A型更是订单跳票,2021年签署的83架订单,原计划2024年交付,如今进度严重滞后,甚至在2025年尚未交付一架。海军版光辉战斗机更因起降性能差、载弹量低而被海军直接弃用,这无疑为Mk2的未来蒙上阴影。
展开剩余72%HAL宣称Mk2型将具备优异的性能,例如机身加长1米,翼展扩大,挂载点从7个增加到11个,最大载弹量提升至6.5吨,作战半径达到1000公里。动力系统将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F414发动机,配套武器包括国产“阿斯特拉”中程空空导弹和“布拉莫斯-NG”超音速反舰导弹,航电系统也将升级为有源相控阵雷达。
然而,将Mk2与歼-10C对比,其性能差距一目了然。歼-10C的雷达探测距离高达300公里,可同时锁定30个目标并进行跟踪,而光辉战斗机的雷达探测距离仅为180公里,锁定效率依赖手动操作,在电子干扰环境下极易瘫痪。在导弹方面,歼-10C装备的霹雳-15空空导弹射程达200公里,而光辉战斗机的“阿斯特拉”导弹射程仅为100公里,实战中甚至可能在未接近目标前就被击落。动力方面,歼-10C的涡扇-10B发动机推力达14.5吨,推重比为1.05,而光辉战斗机的F414发动机推力仅为8.3吨,推重比仅为0.72,爬升速度慢30%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印度军方内部的模拟对抗显示,光辉战斗机对阵巴基斯坦的枭龙Block3战机,胜率不足35%,被评价为“空中活靶子”。2019年的印巴空战中,印度空军出动了苏-30MKI、幻影-2000甚至老旧的米格-21,却唯独没有让光辉战斗机参与,这足以说明印度空军对其性能缺乏信心。2025年5月,巴基斯坦空军使用歼-10CE击落多架印度空军的阵风和苏-30战斗机,而光辉战斗机却销声匿迹,进一步印证了其作战能力的不足。
尽管印度空军现役40余架光辉战斗机,但多数用于训练,主力战机仍然是进口的阵风和苏-30。这与印度方面宣称Mk2能够“吊打阵风”的说法形成鲜明对比,其“身体比嘴诚实”的举动暴露了对国产战斗机的真实态度。
光辉战斗机的“印度制造”也仅仅是表面文章。其核心技术几乎全部依赖进口,发动机依赖美国F414,国产卡佛里发动机经过30年的研发仍未成功;航电系统和雷达核心部件、飞控芯片等也依赖进口,这使得光辉战斗机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极易成为目标。此外,光辉战斗机的单价高达6800万至7900万美元,比歼-10C贵60%,维护成本也更高。而歼-10C国产化率高达95%,月产能轻松达到4架,成本可控。
即使Mk2型战斗机如期在2030年服役,但歼-10C届时已领先12年,中国可能已经研发出了六代机。此外,歼-10C已经融入预警机、电子战和数据链的网络化作战体系,能够实现“先敌发现、先敌开火”,而光辉战斗机甚至连导弹与数据链断联问题都未解决。巴基斯坦的枭龙Block3也已经升级为有源相控阵雷达和超视距导弹,光辉Mk2恐怕难以与其抗衡,更不用说对抗歼-10C了。
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(DRDO)曾吹嘘Mk2的机动性优于阵风战斗机,但这与其自身模拟数据的结论相悖:光辉战斗机的战场生存率,主要依赖于避免参战。
最终,光辉战斗机的“报仇”梦想,仅仅停留在PPT里。当印度网友还在争论光辉战斗机能否击败歼-10C时,印度空军已经用行动表明了其立场:宁可付出高昂的代价购买阵风战斗机,也不愿冒险使用国产光辉战斗机。36年磨砺出的光辉战斗机,其最大的战斗力或许就是避免参战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